计算机教程网

计算机教程网

网购退货薅羊毛?一快递员私吞 800 件赠品,非法获利 38 万元获刑

GAOXIANG 业界动态

最新 7 月 29 日消息,大部分人在网购时都有“薅羊毛”的习惯,例如领优惠券、凑满减、拿赠品,毕竟谁都想多省一点钱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“羊毛”可不是想怎么“薅”就怎么“薅”,一旦越过边界,就要承担法律后果。央视今天就曝光了一起因为非法“薅羊毛”而获刑的案例。

2024 年 9 月底,某电商平台在审核用户订单时,发现有一个账号长期频繁下单购买手机、平板电脑等高价电子产品,却总是在收货后迅速申请拒收,但 800 多件赠品并未退还,随即向警方报案。

警方调查发现,2022 年,快递员孙某发现平台漏洞,赠品是否退还不影响退款。于是孙某借用朋友张某账号,频繁购买高价电子产品,再申请拒收,同时截留赠品,然后转售获利。

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,孙某共计骗得商品 800 余件,价值 38 万余元。

2025 年 5 月,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,被告人孙某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 2 万元。

在这起案件中,孙某是一名快递员,而这些未返还赠品的订单,恰好也都由他来负责配送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仅仅是巧合吗?

面对警方的讯问,孙某很快坦白了自己的作案经过。原来,作为快递员的他在 2022 年网购时发现了一个平台漏洞,于是动起了歪心思,开始利用规则漏洞非法牟利。

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佘倩影表示:孙某发现,电商平台的自营商家在销售像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商品时,会附赠蓝牙耳机、平板的触控笔、快充插头等这种价值比较高的赠品,并且主商品跟赠品是由两个独立的包裹分别发货的。孙某发现,他向平台申请拒收,平台只会核查主货品的拒收情况,赠品的退还与否不会影响退款。

拒收货品,同时截留赠品,然后转售获利,孙某发现如此一来,商家的福利竟然可以变成“商机”,殊不知这种行为最终让他成为了法庭上的被告人。

为了规避风险,被告人孙某借用了朋友张某的网购账号,并绑定了家人的银行卡,频繁通过网购平台购买高价电子产品。

最新从央视获悉,孙某下单时经常留下多个虚构的地址,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原来,其他快递员没办法配送虚构的地址,只能把这些包裹放到站点无人认领区,这样孙某就可以对上述包裹进行截获。

作案期间,孙某频繁地收货又拒收的行为也会让同事感到好奇,为了掩人耳目,他跟其他同事说,自己经常在平台上抢购电子产品,以低价抢购之后再高价进行出售,打消了同事的怀疑。

佘倩影表示:孙某看似是在薅平台的羊毛,占平台的便宜,但实际上他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隐瞒真相,他通过骗取平台高价值的赠品来获利,这其实是一种诈骗的行为。根据我国刑法的第二百六十六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,个人诈骗金额达到 10 万元及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,所以已经达到了入罪的标准。

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王昕月表示:如果通过虚拟地址更换 IP,甚至使用一些非法的小程序或者软件,去绕过发券部门对发放区域的限制,集中骗领消费券,或者说像本案当中通过这种虚拟交易拒收订单以后,退回主货品,留下截留赠品转卖牟利的这种行为,就有可能触犯法律。